您好,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法律服务! 咨询热线:13802001907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损犯罪
安乐死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吗
时间:2014-04-03 16-34-12 来源:滨海新区律师咨询 发布人:赵治国律师 点击:122 次
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,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。 所谓安乐死,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、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,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。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

 

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,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。 所谓安乐死,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、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,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。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。不作为的安乐死(消极的安乐死),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,经其承诺,不采取治疗措施(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)任其死亡的安乐死。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。

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:

(1)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(本来的安乐死、真正的安乐死),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;

(2)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(间接安乐死)。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,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,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;

(3)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(积极的安乐死),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,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。现在,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。

在我国,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,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。对生命垂危、痛不欲生的患者,应尽量给予医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,以减轻其痛苦。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,还难以得到一般国民的认同;即使被害人同意,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。特别是在法律对实行积极的安乐死的条件、方法、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,实行积极的安乐死所产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。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,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,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;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,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。当然,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。

 

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  •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的管理

    1.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.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。 1.1.1 合同主体 不当。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,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。而合格的主体,首要条件应当是

  • 保险公司不履行交强险赔付义务仅有一个理由

    案例:甲、乙因所驾机动车发生碰撞,均受伤住院治疗。经交警部门认定:甲负该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。甲投保 交强险 的保险公司向乙履行了11000元的 交强险 赔付义务。甲请求乙投

  • 离婚诉讼怎样立案

    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,经审查,符合立案条件的,应当在7日内立案,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,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;审判人员审阅诉

  • 创业者必须学习和重视股权分配的常识

    在一轮轮的创业浪潮,成就了合伙创业的新时代,合伙创业成为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的标配。创业者必须学习和重视股权分配的常识。 1、团队中没有大家都信服的老大 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,核心是老大的股权设计。老大不清晰,企业股权没法分配。创业企业,要么一开

  • 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》(2014)

    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,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增强量刑的公开性,实现量刑公正,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,结合审判实践,制定本指导意见。 一、量刑的指导原则 1.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,根据犯罪的事实、性质、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

  • 用工类型风险分析及应对

    由于不同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特点,用人单位可根据其特殊性和灵活性,在用工形式上全方位考虑并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(以下简称《劳动法》)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(以下简称《劳动合同法》)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,合法

赵治国律师

咨询:13802001907

QQ:364006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