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法律服务! 咨询热线:13802001907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商品房
购买小产权房风险有哪些?
时间:2012-06-25 17-58-58 来源:滨海新区律师咨询 发布人:赵治国律师 点击:203 次
小产权房 不受法律保护,对于买受人(主要指非农村居民)来说,存在很大的风险,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: (一)买受人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证。 我国是采取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国

  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,对于买受人(主要指非农村居民)来说,存在很大的风险,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:

  (一)买受人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证。

  我国是采取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国家,根据我国《物权法》的规定,房屋所有权的登记是在房产管理部门,因此,即使买受人取得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盖章的所谓“产权”或类似的文件,也不会受法律保护。买受人与转让人虽签订了“房屋买卖合同”并支付了购房款,但买受人始终只能与转让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,如果将来房屋的产权问题出现争议,买受人也不能要求转让人交付房屋,而只能要求其返还房屋原价款,无法继续保留房屋。

  (二)买受人预付款易被挪用

  如果以预售方式购买小产权房,那么买受人对开发商的资信、项目的基本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的了解。由于其开发过程与普通商品房相比,缺少了很多监督环节,也没有行政机关对开发商行为进行审查。因此,房屋预售款不能保证用于该房屋的修建,很容易被挪用,一旦出现房屋不能按期交付或无法交付的情况,买受人往往难以追回房款。

  (三)小产权房质量难保障

  从质量保证和房屋维修来看,小产权房的建设可能根本没有经过房屋质量验收等程序,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。另外,小产权房没有维修基金,转让人一般也不会按照《物业管理条例》的规定向房产管理局缴纳房屋维修保证金,一旦房屋质量出现问题,买受人的利益很难得到维护。

  (四)买受人无法获得拆迁补偿

  小产权房的“所有权”或转让行为,目前还没有得到我国法律的认可,在使用中如果遇到国家征收该集体土地,买受人很难得到相应的拆迁补偿。如果该房屋属于农村宅基地建房或其他合法建筑物,补偿受益人也是农村集体组织及村民,买受人无法直接得到补偿;如果是违章建筑,国家将不会给予任何补偿,这必将给买受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
  (五)小产权房无法继承

  按照我国《继承法》的有关规定,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。小产权房因其买卖行为不被法律所承认,买房人并未获得房屋的合法权属,因此并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,不能依照《继承法》的规定合法继承。即使继承人暂时取得了房屋的使用权,也随时可能被剥

    (六)小产权房不能贷款

   此外,由于小产权房的土地为集体所有,根据我国《担保法》的有关规定,无法以其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,因此,小产权房的开发项目往往都在资金缺口上存在较大的风险。再加上小产权房不能按揭贷款,其销售速度与普通商品房相比会慢很多,一旦房屋预售款不够开发所需,容易出现“烂尾楼”。

    (七)小产权房转大产权房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、契税等费用。

    (八)小产权房“房屋买卖合同”为无效合同,不受法律保护。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  • 继承、赠与、受遗赠行为的合同必须公证

    《公证法》第11条规定,根据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,权属登记时需由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有: (一)合同;(二)继承;(三)委托、声明、赠与、遗嘱;(四)财产分割等。 另外,

  • 注意了,借条与欠条的区别有多大

    很多时候,大多人都建议借钱的时候最好出具借条,为什么呢?虽然借条和欠条只差一个字,但是它们却是大大不同的。欠条与借条的时效性关系着追讨欠款/借款的时间,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,欠条的时效性只有2年,而借条的时效性长达20年。 1欠条与借条的时效性内容

  • 公司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应由哪个法院管辖

    某公司股东未能按照公司章程缴纳出资,公司拟起诉。但是,在起诉时,公司已经搬到另外一个地方,但是工商登记尚未变更。问:究竟在哪里提出诉讼? 此问题在实践中争议较大。一

  • 被公安机关带走后必备知识

    当家人或亲朋好友突然被公安局派出所带走后,很多人都一下不知所措,不知如何处理?现结合公安机关办案的程序性规定,按时间顺序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的注意问题,希望能对网友们面临此困惑、困难时,能有所裨益: 一、首先要向羁押公安机关了解,是留置盘问

  •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的义务

    1、发包方的义务 ⑴、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,不得非法变更、解除承包合同 承包方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,是承包方依法享有的一项独立的权利,受到国家法律的

  • 建设工程转包、分包、内部承包法律界限及后果

    《建筑法》、《合同法》及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对于工程转包、分包、内部承包的效力及处理原则作出了相应规定, 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

赵治国律师

咨询:13802001907

QQ:364006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