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法律服务! 咨询热线:13802001907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济职务
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主要特征
时间:2014-04-04 08-31-15 来源:滨海新区律师咨询 发布人:赵治国律师 点击:206 次
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: 1.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 合同 的实际能力。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 合同 的实际能力,应当以签订合同时行为人的资信或货源清况作依据。要区别两种情况:

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:

1.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。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,应当以签订合同时行为人的资信或货源清况作依据。要区别两种情况:一种是行为人签约时虽无实际履约能力,但签约之前与他人有购买同一标的物的要约或合同,签约后因原订合同的一方毁约,致使后一个合同不能履行的,可视为有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;另一种是行为人签约时根本没有履约能力,仅仅是在签约后才去与第三方签订相同内容的购销合同,事实上又未兑现,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备履约能力。如果不看签约时的实际履约能力,仅仅根据签约后的履行表现来作判断,很容易使犯罪分子蒙混过关。当然,还要注意区别根本无履行合同能力与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的界限,只有完全没有履行合同能力的才能以诈骗罪论处。

2.采取欺骗手段。欺骗手段绝大多数是作为,而不可能是单纯的不作为。欺骗手段表现为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。虚构事实,是指行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,骗取被害人的信任。其表现形式主要是:假冒订立合同必需的身份;盗窃、骗取、伪造、变造签订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、文书、制造合法身份、履约能力的假象;虚构不存在的基本事实;虚构不存在的合同标的;等等。隐瞒事实真相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,其表现形式主要是:隐瞒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实,隐瞒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图;隐瞒合同中自己有义务告知对方的其他事实。

3.使与之签订合同的人产生错误认识。这种错误认识是指对能够引起处分财产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,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,在合同诈骗犯罪中,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,在时间顺序上,欺骗在先,是受骗者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。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在后,是欺骗的结果。如果他人错误认识在先,行为人利用他人的错误认识取得财物,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。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,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,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错误地处分了财产,但欺骗手段与错误认识之间缺乏因果联系,也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论处。

4.被骗人自愿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,交付财物或者行为人(或第三人)直接非法占有他人因履约而交付的财物。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  • 法院如何认定的分居

    1、分居要具备感情不和、分开居

  • 以下几种情况,就算被企业辞退,劳动者也得不到赔偿金

    依照劳动合同法,如果劳动者被用人企业辞退,是必须支付相应的赔偿金的。那是不是满足任何一种被辞退的情况,企业都必须要支付赔偿金呢?答案肯定不是,如果劳动者因为以下几种情况,被企业辞退,是可以不用支付给劳动者赔偿金的。 一、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

  • 内资企业申请设立(或变更)商业保理公司行政

    一、有关依据 1.《公司法》; 2.《天津市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》; 3.《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商资函〔2012〕419号); 4.《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试点实施方案的

  • 律师参与交易行为的目的

    1、 律师 应当保障客户交易行为的持久安全性,即保障交易是安全的; 交易是安全的 是指交易不会被裁判或认定为无效或被撤销,包括: A.交易行为没有与任何禁止性的 法律 规范(包括 法律 、行政法规、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)相冲突; B.交易行为达到了 法律

  • 诉讼离婚的费用

    诉讼离婚的费用,包括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依法缴纳的各种费用,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》规定,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。涉及财产分割,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,不另行交纳;超过

  • 冬季作业被冻伤 申请工伤有依据

    寒冬腊月,除了在温暖的办公室工作的人之外,还有很多人从事着长期的户外作业。那么如果因为冬季长期在户外工作导致冻伤,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呢? 市民樊先生是一家车辆设备维修公司的维修工,11月26日温度骤降,户外温度很低而且风很大,由于当天接到一个修

赵治国律师

咨询:13802001907

QQ:364006300